山村教育的守望者 ——评现代壮剧《劝学》 何荣任 【内容摘要】现代壮剧《劝学》是一部新创作的地方戏曲剧目,其上演后受到观众热烈欢迎的主要因素,是剧目通过朴素的戏剧语言和人物真实情感的流露,成功塑造了黄大江献身山村教育和韦桂花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学习的艺术形象,利用戏剧艺术形式,正确的解读和宣传了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扶贫政策。 【关键词】地方戏曲;创作手法;农村教育 现代壮剧《劝学》是广西戏剧院壮剧团和亚新(中国)联合创作的一部校园剧,于3月23日在亚新(中国)桂花剧场成功上演。尽管这是部小戏,但其典型的忽悲忽喜的戏剧情节,紧紧抓住了观众的情怀,朴实无华而至诚的情感,深深叩动着观众的灵魂,引发了人们长长的深思,正如戏剧中说的,“像桂花上学难的事,只是现实生活中的一个缩影,这些贫困家庭的孩子,希望更多人发现他们,接近他们,改变他们”。这是一部近年来少见的短小精炼的佳作。 一、大江校长和他的学生 能成功塑造典型艺术形象是一部好戏剧的重要标志,因此,传统戏剧大多选择王公贵妇、才子佳人等人物作为歌颂对象,这类人物具有高学历、高财富、高颜值等优越条件,非常招人羡慕忌妒恨,容易引发观众的共鸣,这是向观众讨巧的创作方法。然而在《劝学》中,却没有王公贵妇、才子佳人衣着华丽的服饰出场,代之以身着便装,脚穿塑料凉鞋,就象我们邻家大叔一样的人物出现在舞台上,这就是主人公“黄大江”。黄大江没有高级别的职务、职称,可能还没有较高的学历,因为高学历的大学毕业生基本上逃离山村,奔赴北上广过幸福生活去了。黄大江只是一个情系教育的职位低微的山村小学校长。他不富裕,他自己说:“我还够用,紧巴点没问题”,也没有英雄般的豪言壮语,或官场上的客套话,与群众说话时,他只有亲切的话语:“你家的情况我已向镇里反映了,想办法帮你解决……”。但是,他具有为山村教育,牺牲一切的黄金般的思想。学生辍学原因不明,他冒雨家访,学生家长生病了他帮买药、送钱资助,学生上学路途遥远就让住在自己家里,甚至为了打消学生上学的后顾之忧,还帮助联系镇政府解决学生家里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在他的思想里,没有什么美食、旅游的概念,更不知道什么是“Gucci”、“iPhone6s”,他满脑子想的,就是坚定不移的贯彻党和国家的义务教育政策,“不让一个贫困生失学”。确实,在广西很多山区农村,还很贫穷落后,许多家庭收入还处于国家规定的贫困线以下,对于如何帮助农民脱贫致富,走向幸福安康的生活,本身生活在山区的大江校长是深有体会的,他知道只有坚决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政策,通过传播知识,改变观念,才能改变农民的命运,真正实现农村的小康生活。这就是他从师范院校毕业后,不忘初心,二十多年如一日地坚守山区教育的根源。乡镇的公务员走了,农村小学的青年教师做生意去了,村里的年轻人都去广东打工了,农村出现空心化现象,当这些消息源源不断出现在报纸、电视的新闻里,传送到我们耳朵里时,大江校长却仍然坚守在他的三尺讲坛上,苦苦的守望着山区教育的阵地,他是一位多么平凡而又感人的时代英雄啊。有了大江校长,山区的孩子是幸福的,他们的未来一定更美好。 成功塑造优秀教师形象,在电影、小说作品中有很多,但是在戏剧中确实不多见。为什么要塑造一个这样的戏曲人物呢?这可能跟编剧隋德平的职业经历有很大关系。隋德平在贵州山区绒马半生,见证了太多山区农民的艰辛,由于自身的条件有艰,有心帮助却又无能为力。当他转业从事教育工作后,忽然意识到,教育既可塑造一个人的人格,同时也会改变人的人生命运,通过培育农民的下一代,使他们掌握知识和现代生产技术,才能真正实现由农民变城里人,从农村进入城市的华丽转身,这正是当前职业教育的一个主要职责和历史使命啊。塑造黄大江这样一个人物形象,可能是隋德平决心献身教育的职业理想在潜意识中的自觉表现吧。 小旦韦桂花在戏中唱词不多,但穷人家的孩子既无奈,又懂事,处处透着让人怜悯的悲情,她唱道:“家里困难我心焦,父母之恩难忘了”,“如今失学心不甘,儿时梦,少年梦,山里娃儿的梦想,何年何日能飞翔”。当看到这个充满焦虑年幼的孩子,在其冉冉升腾飞翔的梦想即将折翅坠落时,你还能不心酸流泪吗?或许你满含眼泪而流不出来,因为在大家的映象里,农村孩子辍学去广东当农民工,是农村孩子无奈的选择,是不可抗拒的命运,这样的事情很普通很平常,见怪不怪,跟自己的命运或自己某位亲戚的命运相同,深深的刺痛着我们的内心,但也无可奈何。韦桂花与别人不同的是,她的心里藏有去南宁读大学的梦想,她不甘心被命运捉弄,不愿意就这样放弃与命运抗争的机会,还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改变自己和家里人的人生轨迹。对于这样一个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步履艰难,坎坷前行,潺弱的小姑娘,没人能对其不产生悲怜情感。 二、一部关于教育问题的戏剧 传统戏剧题材,由于受时代局限性的影响,大多容易落入俗套,人云亦云,缺乏主见,即如先贤吴梅所言:“余尝读明人诸曲,往往以婢女代嫁,亦属厌套。又生必贫困,旦必贤淑,先订朱陈,而女家或毁盟,或赖婚。当其时必有一富豪公子见色垂涎,设计以图杀生者……然后当场团圆。十部传奇,凡有五六种如此者”①。 又或者为了博取观众的眼球,猎奇夺艳,编撰离奇故事,换取观众的掌声,但是这样的浮浅之作,终难憾动观众的内心。与其如此,不如求真,“大抵剧之妙处,在一真字,真也者,切实不浮,感人心脾之谓也”②。《劝学》就是这样一部反映当代社会问题,求真务实的好戏剧。教育题材不好写,因为在象牙塔里不会发生离奇的故事,师生们也不大关注仕途、钱财、爱情等权利物欲的物质条件,很难写出跌宕起伏精彩动人的戏剧故事,自然而然一般人写戏剧就不会涉猎教育题材。例如孔子,虽贵为圣贤,理当为历代各类艺术歌颂的对象,但是因为涉及教育题材,不好写,所以很少有戏剧写孔子。《劝学》的编剧独辟蹊径,用教育家的专业视角,来审视我国现阶段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大力歌颂山村孩子孜孜不倦追求梦想的意志,赞美山村教师为教育事业矢志不渝的无私奉献精神,同时,用戏剧语言,巧妙的解读和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精准扶贫”政策,这是本戏剧最成功之处。 诚然,农村孩子读完义务教育毕业后,绝大多数人都去广东打工,打工中与同样是打工仔(妹)的人谈恋爱,结婚,生小孩,然后回农村养老,下一代读完初中后又沿着上辈人走过的路去打工,这好象是农村人的宿命,是一种社会现象。但农村孩子的留守问题,以及飘泊在城市打工始终难以溶入城市生活的深层次社会问题,需要我们更多人去关注和思考。《劝学》从戏剧的角度,剖析了这些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探索性地提出了解决农村一系列问题的方法和措施,用人文关怀抚慰艰辛求学农村孩子,告诉他们,有许多象黄大江们一样的老师,在关心和帮助着他们,一定要放下生活的包袱,安心学习,才能成就他们的梦想和未来。 ①②吴梅:《中国戏曲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5页、第50页。 三、通俗易懂的戏剧语言 语言是最能体现戏剧作品风格的艺术形式之一,因此,戏剧对语言的要求非常高,唱词的词采要超妙,要求字字烹炼,字字自然,令听者拍案叫绝;宾白要求优美,使人一望而知其贤达(生、旦),或插科打诨,引人发笑。现代壮剧的语言需不需要这样逐字逐句的去打磨呢?总体上来说还是需要的,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看戏剧的观众群是谁。《劝学》是校园剧,其主要观众是学生,所以,其戏剧语言生活化,朴实无华,是非常恰当的。例如,其唱词(黄大江):“边远山区求学苦,贫困家庭要帮扶,多数家长有顾虑,不让孩子把书读,深入家访做工作,誓要孩子把书读”,其宾白(娇妹):“这娃懂事,知道家里难,苦了娃呀”。这些唱词和宾白,都是生活化的语言,使观众(学生)听得懂,比较符合当代人的观赏习惯。否则,如果象传统戏剧《桃花扇•沉江》中那样唱“看空江雪浪拍天,流不尽湘纍怨”,学生因为不理解,早早的就跑出剧场了。但是,戏剧终究是高雅艺术,仅仅靠通俗的语言,是很难入观众法眼的。所以,《劝学》用的语言虽然朴实,但其唱的句句是真情,说的字字是肺腑之言,靠真情自然这一法则,既符合戏剧中的人物身份和情节发展,又能从情感上抓住观众的心,这才是其成功之处。 四、关于壮剧传承与发展的猜想 壮剧是广西颇具代表性的少数民族艺术,也是非常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重要性自不多言。但对于如何保护和传承壮剧,人们多从政策、保护与开发利用等技术方面去进行探讨,较少从壮剧艺术本身去挖掘和创新,从而弘扬壮剧。《劝学》不仅是第一部写教育题材的壮剧,而且尝试在学校的舞台演出,面向学生,把学生身边的故事演给学生看,其艺术渲染力,从舞台扩散弥漫到整个校园,感染了全校师生,引发了全体观众的共鸣,这就是其艺术张力所在。《劝学》成功演出后,受到学生的热烈反响,打破了当代青年不喜欢戏曲的说法,再次用事实证明,天下只有好的剧本,没有不好的观众,剧本能打动人,才是永恒的出路。这一现象又引发了我们深思:壮剧的传承不仅要保护好传统剧目,更要创作出具有时代意义的新剧目,依靠创新,才能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壮剧不仅要培养优秀的表演人才,也要培养年轻观众的欣赏习惯,只有演员演好戏,观众喜欢了,才能延续壮剧的火种。如果我们多创作一些类似的校园戏剧,经常在学校中巡演,慢慢的就会吸引更多年轻人喜欢戏剧,当戏剧成为他们的主要娱乐方式之后,他们自然而然的会把戏剧传播到朋友圈、网络论坛等,如此,戏剧就有了生存和发展的土壤,戏剧才能焕发出更旺盛的新的生命力。
|